+1 2025-01-24 0 Comments

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73.76GW/168GWh | 新能源和双碳政策简报(1月第4期)

2025-01-24

本期你会看到:

  •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73.76GW/168GWh
  •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布11项储能相关
  • 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部署规模同比增长53%
  • 美国储能电站第三次发生火灾事故

国家政策及要闻

国家能源局: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73.76GW/168GWh(1月23日)

1月23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储能发展相关情况。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日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据介绍,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73.76GW/168GWh),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发布会表示,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发挥了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顶峰保供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功效,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分地域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万千瓦时,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河北、浙江、甘肃、广东、湖南、广西、河南、安徽、湖北、贵州等10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国30.1%,西北地区占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东北地区占0.5%。

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截至2024年底,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装机占比62.3%,较2023年提高约10个百分点,1万—10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32.8%,不足1万千瓦项目装机占比4.9%。

从储能时长看,4小时及以上新型储能电站项目逐步增加,装机占比15.4%,较2023年底提高约3个百分点,2—4小时项目装机占比71.2%,不足2小时项目装机占比13.4%。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发布(1月20日)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发布《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112条工艺技术中含储能相关内容共11项,具体有构网型储能、3.35MWh电池储能预制舱、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储能电池、微电网、熔盐储能等。具体技术名称如下:

1.技术名称:基于构网型储能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及示范运行关键技术

2.技术名称:3.35MWh液冷锂离子电池储能预制舱

3.技术名称: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4.技术名称:锌铁液流储能电池

5.技术名称:柔性直流微电网直流接入技术

6.技术名称:光储直柔园区/社区微电网技术

7.技术名称:规模化熔盐储能技术

8.技术名称:废旧动力电池有价组分清洁回收技术

9.技术名称:退役动力电池整包梯次利用技术及应用

10.技术名称: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技术

11.技术名称:锂电三元材料集成式生产工艺

地方政策及要闻

吉林省发改委发布《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1月16日)

1月16日,吉林省发改委发布《吉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降低用电成本。

同时,高峰和低谷时段用电价格在平时段电价基础上分别上下浮动55%,工商业用户尖峰电价不再按固定的月份与时段执行,调整为灵活启动机制。

峰谷时段有所调整,午间低谷由1小时增至3小时,高峰时段减至7小时,取消尖峰电价。详情如下:

高峰时段:8:00-10:00、16:00-21:00(共7小时)。

平时段:5:00-8:00、10:00-11:00、14:00-16:00、21:00-23:00(共8小时)。

低谷时段:00:00-5:00、11:00-14:00、23:00-24:00(共9小时)。

这能充分发挥峰谷分时电价信号作用,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发展,实现用户侧与发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

冀北电力交易中心印发《冀北电网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近日,冀北电力交易中心印发《冀北电网独立储能参与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试行)》,文件提出:独立储能自建成并网,完成市场成员注册后,即可开展容量租赁,最大可出租年限暂定为15年。

该文件明确,在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前,针对独立储能开展中长期电能量交易和容量租赁交易相关规定。

容量租赁交易根据需要按月开展。新能源企业租赁储能容量期最低应至当年年底。全年租赁容量和价格保持一致。

需配建储能的新能源企业未能足额租赁储能容量的,按照全网当月容量租赁均价的1.2倍支付差额部分容量租赁费用

独立储能注册条件要求接入公共电网,规模不低于10MW/2小时,且接入系统设备(装置)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要求和调度管理要求,具备合格的检测报告;取得安全性评价报告与消防验收报告

国际动态

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部署规模同比增长53%

日前,市场情报机构Rho Motion公司研究主管Iola Hughes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全球各地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在2024年增长50%以上,其中电网规模的电池储能系统是实现这一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具体而言,2024年全球部署的储能系统容量达到205GWh,同比增长53%,这一数字超出了市场预期。电网规模储能市场再次成为增长引擎,全球部署的储能容量超过160GWh。

在全球范围内,电网规模储能市场从96GWh增长至160GWh,同比增长68%。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和电池及系统价格创纪录下降。中国在这一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部署的电池储能系统规模占全球的67%。

在2024年,全球有17个储能容量超过1GWh项目投入运营,其中11个位于中国,5个位于美国,1个位于沙特阿拉伯。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仅有4个容量超过1GWh的储能项目投入运营。大型储能项目的在建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显著增长,计划于2025/2026年投入运营的1GWh以上储能项目有140个,其中30个项目储能容量超过2GWh。

与此同时,全球部署的储能项目平均持续时间也在增加,尤其是欧洲的增长尤为显著,首次超过2小时(而2023年仅为1.4小时)。2024年,美国和加拿大部署的储能项目平均持续时间为3个小时以上。系统持续时间与盈利能力相匹配,这在美国两大储能市场中均有所体现:德克萨斯州部署的储能项目平均持续时间为1.7小时,而加利福尼亚州则接近4小时。

美国储能电站第三次发生火灾事故

1月16日下午3点左右,全球最大储能项目Moss landing发生火灾,该项目采用LG Energy Solution电池。据了解,这已经是此电站第三次发生火灾事故。

Moss landing储能电站位于美国加州中部蒙特雷县,火灾发生后,部分高速公路被关闭,大约1,500人被紧急疏散。

据外媒报道,大火升起高耸的火焰和黑烟持续到当日晚间仍无缓解迹象。

Moss Landing项目位于旧金山以南约124公里处,由美股上市公司Vistra Energy所有,是全球最大的储能电站。

据了解,Moss Landing储能电站一期规模为300MW/1200MWh;二期部署了100MW/400MWh储能系统;三期项目增加350MW/1400MWh。总规模达到750MW/3000MWh。

这是Moss Landing储能电站第三次出现火灾事故。2021年9月4日,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因为故障检测系统对过热的空调做出响应,触发了喷水装置,并错误地将水喷洒到电池架上,继而导致电池热失控发生火灾,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或对周边社区造成影响,但造成7%的电池模块受损,随后项目工程停运。

2022年2月13日,Moss Landing储能电站再次发生类似事故,大约有10个电池架被熔化,现场没有人员受伤。

2024年,加州海岸的另一区域居民曾出于安全考虑发起投票阻止Vistra Energy在发电厂附近建造储能电站,但是该投票通过后并没有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