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08-12 0 Comments

二十多年前有16亿人用不上电

2025-08-12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全国电力供应极度匮乏,人均年用电量不到10度——这个数字放在今天,仅够一部智能手机使用一年。1997年,上海电力大力推行“亮灯工程”,只要居民家中发生失电,电力部门即刻出动抢修,“让灯先亮起来”确保老百姓的生活用电。

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中,直到1998年,全球还有超过16亿人是用不上电的。但这个数字在2023减少为6.8亿人,比20年前少了近一半,世界在改善电力供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3年全球通电率(占人口的百分比)

这一数据变化在中国更为明显,在2015年,中国用七十余年时间实现了全民13.7亿人通电,也是当时全球少数实现全民通电的国家。

(在国际统计中,with access“获得电力”的定义是拥有可以提供基本的电力,每天为手机或收音机充电4小时)

今年六月,国家能源局在《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基本实现了“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即低压用户用电报装“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高压用户用电报装“省时、省力、省钱”,累计为用户节省办电投资超过3000亿元,全国用电营商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获得电力”已经成为我国供电服务领域的金字招牌。

如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如何确保电力供应转向了如何使用清洁能源来发电。国际能源署在去年的报告中指出,全球正在见证一个新的、更加电气化的能源系统的形成。这一系统越来越多地以清洁电力为基础,能源生产正在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能源消费也在向电为中心转变。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能源系统,并承担了到2050年约75%的减排任务。

为了支持这一转型,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系统的投资,尤其是对电网和储能系统的投资。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总体保持了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了20.17亿千瓦,同比增长58%;风电光伏合计装机达到15.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了火电装机。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3.73亿千瓦,约占电力新增总装机的86%;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已经连续两年突破了3亿千瓦,在全球新增装机的占比超过了50%。未来我国将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三十载匆匆光阴,从昔日的“亮灯工程”到如今的“金字招牌”,能源的跃进与革新不可谓不迅速。未来依旧强劲的用电需求和“双碳”目标的紧迫性都将进一步催化变革的加速,能源更替是大势所趋。储能作为一种关键的新能源技术也身处在这场疾驰的时代洪流中,与可再生能源深度融合,我们必将塑造一个更加清洁、高效、稳定的能源体系,让14亿中国人用上全球最稳定最便宜的电,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